慢性胃炎总治不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自中国慢性胃炎研讨会的相关资料显示,国内有超7亿人患有慢性胃炎,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

日常生活中总遇到这样一些症状,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胀,胃痛,反酸甚至出现睡眠障碍等。这很可能是慢性胃炎找上你了!很多慢性胃炎患者经常问:为什么这么一种常见病,反反复复,总治不好呢?

慢性胃炎本身与胃癌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发现胃部不适时,若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可以通过调理控制住病情。但如果任由炎症发展,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疗和调养,慢性胃炎就容易发展成胃溃疡,进而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年8月12日,春雨医生为大家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学会副主任委员王蔚虹医生,为大家在线答疑“为什么慢病胃炎总治不好,应该如何治疗?”

什么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简单来说,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的胃粘膜的病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意义的胃炎(gastritis)概念:

1.常用于解释消化不良症状

2.指胃部炎症,伴随器质性黏膜改变

(消化不良症状与组织学或内镜下胃炎间的关系并不紧密)

中国版教科书(《实用内科学》第13版)对胃炎的定义:胃炎是一种病理状态,指胃黏膜对各种损伤的炎症反应过程,通常包括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三个过程。

据王蔚虹主任介绍,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胃粘膜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胃粘膜本身有自己天然的保护性因素,其中包括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前列腺素、胃黏膜血流、细胞屏障及更新再生,因此我们正常的胃粘膜是不怕酸的。

但一些侵蚀性因素会导致我们的胃粘膜破损,严重的还会出现溃疡,其中包括幽门螺杆菌,酸和蛋白酶,胆汁,酒精、药物、理化因素,胃排空延迟等。

幽门螺杆菌

这是一种寄生于人胃黏膜的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胃癌I类致癌原。

在世界范围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平均值在50%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较高(55%-95%),发达国家则较低;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Hp感染率则相对更高。此外,在同一国家内和不同国家之间,Hp感染率可能有显著差异。

而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Hp感染差异较大。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在40%-50%。

由于不同的菌株致病力是不同的,且不同个体的疾病易感性不同,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后果也是不同的。有些人被感染后可能无症状(70%),还有些人会出现消化不良(10%)的情况,更严重者会出现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15-20%)甚至胃癌(1%)的情况。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极其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Hp感染会显著增加患者罹患胃癌的风险。

那么是不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发展成胃癌呢?从慢性胃炎到胃癌有多远?

王蔚虹主任介绍到,肠型胃癌发生有一个成熟的Correa模式,Hp感染可触发一系列胃黏膜的改变,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甚至发展成胃癌。

其中荷兰的一项全国范围队列研究,通过对9万余例胃炎病人进行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只有0.1%的患者发展为胃癌。

据王蔚虹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继续感染、其他胃炎病因持续存在、生活饮食不注意、有胃癌家族史等原因会增加罹患胃癌的几率,从慢性胃炎到胃癌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因此前期的预防及干预至关重要。

一项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一级预防研究,共纳剂组例,中位随访7.5年。结果发现:对于无癌前病变的受试者,Hp根除治疗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vs.安慰剂,P=0.02)。

因此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时期,就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除,等胃炎进一步发展再进行根除,患者受益就会下降。

但不管是胃炎的哪个发展时期,根除幽门螺杆菌对于预防胃癌及防止胃癌复发都具有一定意义。一项在韩国发起的单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发现,有胃癌家族史的Hp感染者,根除HP后胃癌风险降低73%。

一项纳入24项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观察Hp根除对内镜切除的早期胃癌患者远期胃癌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根除治疗组相比,根除Hp治疗显著降低54%胃癌术后患者的复发。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导致慢性胃炎的唯一原因,但相较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及遗传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目前经过两周的治疗,90%以上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可以被根除的。

其他因素

胃酸是导致胃黏膜受损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都会通过增加胃酸分泌来损伤胃黏膜。此外,还有一些人天生胃酸分泌较多,尤其是在摄入高糖、油炸食物后,容易出现反酸现象。

(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

胆汁反流同样是破坏胃黏膜的重要因素。幽门]括约肌松驰(吸烟、胃动力不足)、胃切除手术后、溃疡致幽门]变形、胆囊切除术后等因素都会导致十二指肠液、胰液、胆汁反流,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至粘膜内,从而发展为慢性胃炎。

药物也是胃黏膜损伤的原因之一。其中需要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nanxiroudnxr.com/drhl/52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