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TERNFESTIVAL
元
宵
佳
节
元宵节的出现很可能跟一位名字叫“元宵”的宫女有关
相传在汉朝,汉武帝时期有位大臣叫东方朔,他为人智慧聪明,是当时有名的“智者”,而且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年,春节过后,东方朔进宫拜见皇帝。谈完政务出宫时,他路过御花园,忽见一位宫女投井自杀。他急忙上前搭救,救上来后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位宫女名叫“元宵”,进宫多年没有回过家乡。恰逢春节,宫女想起了家乡的父母和妹妹,想到今生再也见不到他们,宫女一时悲愤欲绝,这才投井。
东方朔对这位宫女十分同情,东方朔为让姑娘见到家人团聚,便到姑娘家中,设计元宵姑娘的妹妹扮火神君到京城宣扬正月十五这一天有大灾要来,皇帝问东方朔用什么招数来解,东方朔献礼曰让全城百姓做汤圆,扎花灯,正月十五晚上让全城的百姓看花灯,吃汤圆。皇帝听后,让京城的百姓做汤圆,扎花灯。
?东方朔让元宵姑娘做一个大花灯,上面写上元宵两个大字。晚上,元宵姑娘的妹妹带着家人看花灯,元宵姑娘也在看花灯,妹妹看到姐姐的花灯,大喊元宵姐姐,这样家人团聚。过后,皇帝见没有大灾到来。第二年仍做汤圆,扎花灯,从此保留了这一传统。
?民俗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赏花灯
?由于元宵节有张灯观赏的习俗,因此也称为“灯节”、“灯夕”。东汉时,汉明帝为宣扬佛教,敕令在上元之夜,“燃灯敬佛”,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敬佛。从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相沿成俗。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都城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耍龙灯、舞狮子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耍龙灯”在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耍龙灯”的表演,有“单龙戏珠”和“双龙戏珠”两种。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
民间狮舞的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元宵节的由来,以及习俗,一定要讲给小朋友听呦!
正月十五元宵团圆夜
明天幼儿园全体教职工祝您:
元宵佳节喜庆多,
阖家团圆幸福多,
身体健康快乐多,
财源滚滚福禄多,
年年吉祥如意多,
祝愿好事多多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