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40岁之后,感觉身体机能一直在走下坡路。那天在政务大厅集中办公,同事说这次体检查出了脂肪肝,我说:“你和我一样瘦,怎么会是脂肪肝?”百度一下“脂肪肝”定义: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fattyliver)。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其中以三酰甘油为多。根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型(含脂肪5%~10%)、中型(含脂肪10%~25%)、重型(含脂肪25%~50%或>30%)三型。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包括脂肪变性、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病理改变。脂肪肝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确诊靠肝穿刺活检。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晚上回家赶紧看自己的体检报告,没想到我也有几个向上的箭头。
没弄清楚同型半胱氨酸是什么项目,还是找“百度”:目前同型半胱氨酸已经成为心脑血管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它可以对内皮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以减少血小板的存活时间,使其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容易形成血栓。同型半胱氨酸高的患者,平常建议多食用含叶酸较多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水果、谷物,也可以通过口服叶酸来补充,从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一直以为离自己遥远的“心脑血管病”的词条就这样在我心里标红了。
虽然我的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偏高指标不是太多,但也是个预警。这两天我在手机上查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百度、学习强国都有相关解答,算是理出了一点头绪。
以间接胆红素偏高为主的总胆红素偏高提示:红细胞破坏过多导致红细胞数量不足,临床表现为溶血性疾病,比如贫血。另外还有遗传、服药等因素引发胆红素升高。我猜测,这个胆红素升高是不是与我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有关?我是年9月份因多发性胆囊息肉做的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饮食一直遵循少油少盐的原则,有时在外面吃饭可能油水太大,会有腹胀感,特别是吃了牛油火锅必然胃痛。很多患者说胃痛,其实是胆囊在作祟。我手术前老有冷气攻心的感觉,除了胃部胀痛,就连整个后背都各种不舒服。手术前做了胃镜,医生判断为“浅表性胃炎”,并告诉我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有浅表性胃炎,平常少食多餐就可以,没有必要服药。切除了胆囊,消化功能大不如从前,特别是对肉食的消化。年到今天都过去8年多时间了,依然没个好胃口。有时做了好吃的不小心吃多了,就口服8粒佛慈生产的“保和丸”帮助消化。所以,我特别羡慕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伙伴,那样的人生才快意啊!要过年了,满桌都是美食,可怜的我只能每样尝一两口,然后用清炒的蔬菜对付贫瘠的胃袋,真是穷命。可能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三高人群的队伍逐步壮大,而且越来越年轻化。面对体检报告中的异常项,心里还是有些恐慌的。不写一下好像过不去这个坎儿。干脆我把在网上搜到的相关知识粘在这里,算是给屏前的你提个醒----管住嘴,迈开腿!!这世道,钱权名利都是浮云,谁活得长谁活得健康才是属于自己的最大财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