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全身都是宝,自明朝引进我国后,迅速在华夏大地传播开来,花生以其果实小巧,营养丰富,且生吃、炸、煮、炒老少皆宜,深为普通大众所喜爱,而农村种植花生更是十分普遍,在北方地区基本每家到了适宜季节都要播种几畦,一来为了自己吃方便,二来花生可以直接拉到集市上出售,换点零花钱贴补家用,而大规模种植花生的农户最担心的就是花生的产量与品质问题,这关系到一家老小的衣食住行,那花生如何才能高产呢?
花生喜温不喜寒,喜水不耐涝,播种早晚、肥水适当皆是高产的因素,但今天田园小哥抛去肥水一切客观因素,谈谈花生控旺手段与及时采收保高产的作用。
一、花生为什么要控旺
花生是地下结果,地上开花,花生种植后,由于温度适宜、肥水充沛,极易出现旺长现象,间或施肥不当,生长期大量使用氮肥,造成株体贪青徒长不结果,一般旺长的花生株体高大,吸收土壤元素供其茎叶营养生长,这样生殖生长就会受到限制,致使花生不下针或下针少,单仁现象增多,花生减产严重。
二、花生旺长的症状
花生出现旺长,是可以提前察觉的,一般花生出现旺长,初期叶片厚重肥绿,茎密生,后期茎杆细长,韧性变弱,且茎叶呈现黄化现象,似乎如温室的韭菜黄一样弱不经风,根部处过早出现黄叶或枯叶,一簇簇就像疯了似的,这就是明显的旺长现象。
另外,花生盛花期超过45厘米以上也算旺长。
三、花生控旺方式
随着人们对花生种植技术的成熟,对花生控旺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
1、摘心整枝
花生的顶端生长非常强烈,发现植株旺长,可采用摘除主茎方法,使之失去这种优势,养分就自然会下沉到根部扎针,一般在盛花期一周后进行,过早过晚均不宜;还可以在花生初花期,对旺长的病枝、无花枝剪除,依据株体状况,每棵留三枝左右,也可达到控旺增产的目的。
2、人工踩秧
花生生长过旺,可用脚把直立的秧苗踩下去,这样不仅达到控旺目的,而且缩短了果针与地面的距离,起到了控上促下的增产作用,但踩秧要选在午后,因为此时花生蒸腾作用大,秧苗柔韧性好,不易踩死。
踩秧后,若发现还有部分果针没有入土,可辅助扒土埋针,提高果针入土率及结果率。
民间也有用稍大的土坷垃或石头压住花生秧苗,同样可以达到控旺作用。
3、化学控旺
大面积的种植花生田基本采用此法,以往常用的多效唑尽量不要使用,如今改用稀效唑较多,因为多效唑药害残留土壤时间长、浓度及剂量不好控制,对花生生长伤害较大。
但是喷施稀效唑时一定要对准花生的生长点,喷到即过,不要重复喷施,浓度剂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宜选在午后,若施后6小时内遇雨,必须重新补喷。
既然控旺这种手段可以让花生高产,是不是就可以躺赢呢?
实践证明,不可能,如若不适时采收,花生就会出现减产现象,过早收获,花生没有成熟,果仁不饱满,水份含量高,不易储存,容易发霉干瘪;过晚采收花生就会在田地里落果、出芽、烂果等,高产就会功亏一篑,减产依旧,所以适时采收才是关键,那如何知道收获的最佳时间呢?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判断收获时间:
一、计算生育期
花生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天左右,我们可以记住播种日期,这个相信应该不难吧,到了这一天前后,扒开一株,观察果实成熟度,若发现颜色变褐、果皮网络清晰、硬度变强,基本确定可以采收了。
二、看气温
花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一旦外界温度低于12℃,花生基本停止生长了,所以只要到了这个临界点就可以收获。
三、看苗情
花生进入结果后期,植株体内的营养成分基本都输送给果实生殖生长了,植株茎叶出现衰老迹象,顶端生长基本停止,上部叶片黄化严重,下部叶片出现枯叶,甚至落叶,这时可以及时收获。
花生收获时要选择晴朗的天气,最好的收获方式是人工整窝拔出,这样既可以减少落果的发生,又避免不必要的果实机械伤口出现,对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之,花生想高产,控旺是手段,及时采收才能保证花生的产量与品质,当然了,还需要我们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中耕除草、抗旱排涝及消灭病虫害,才能夺得花生真正的高产。